四月伊始,不忘耕耘。为促进医学学科和化学学科的交流,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,我院学生会学习部与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学生会开展合作,4月2日上午在医学部1教121教室举办了“医化交融,共寻生命奇迹”——医学与化学学科交融活动。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副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张恒老师受邀参加活动。
张恒老师带来《同位素化学与医学》主题讲座。他从“同位素”这一概念出发,阐释了化学和医学两门学科的交融之处。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(即相同的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)但具有不同中子数的同种元素。同位素的原子核中的质子数是相同的,所以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。他还列举了许多事例来启发同学们的思考,如原子弹、氢弹的爆炸,并分享了相关影片片段。
他由氢(H)、碳(C)、氟(F)、钴(Co)四种具体元素讲述了同位素原子之间不同的性质与应用。他谈到,同位素在医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,例如氟-18-FDG 葡萄糖显像、用于诊断幽门螺杆菌的碳-14呼气试验、伽马刀的γ射线(来自于安装在设备内的医用钴-60放射源)等等。他讲解了放射性核素扫描的有关知识:通过将放射性核素注射到体内,进而在体内检测到它们的分布情况,从而帮助医生进行某些疾病的诊断的检查方法。碘的同位素碘-131可以NaI溶液的形式直接用于甲状腺功能检查和甲状腺疾病治疗,其原理是甲状腺组织摄取碘-131后,可受到β射线较长时间的集中照射,但由于其射程仅有几毫米,不会损害周围的器官和组织。
他总结道,化学与医学存在许多交融之处,同位素是化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,推动了许多科学研究的开展,同时它在医学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,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、监测进展、治疗疾病。
听完张恒老师的讲座后,许多同学与张老师进行了深度交流,分享了自己对化学与医学学科交融的理解与看法。有同学提出了钛元素这一研究对象,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。钛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,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,它可以用于各种医疗器械和植入物,例如骨科植入物、牙科植入物、心脏起搏器、医疗器械、人工耳蜗等等。钛是一种可靠的材料,可以保证植入物在人体内长期稳定,并且不会引起任何过敏反应,所以它也被称为“生物金属”。
在交流环节中,工作人员还准备了“响铃传花”和“医用化学术语大连蹲”小游戏,在游戏中,同学们分享了生活中医学与化学交融的实例,记下了许多医用化学术语,现场传来阵阵欢声笑语。
“希君生羽翼,一化北溟鱼。”希望同学们能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勤于思考、勇于探索,去发现更多未知的奥秘!
(撰稿:赵成毅 范付升 薛懿 审稿:曾峥)